《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对本书的评价:从理性客观中立的工科生思维出发,阐述事实,以科学的语言解释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众多抉择和现象的成因。

认知革命

  • 智人脱颖而出的原因:imagination,并且用同样的想象出来的概念团结更多的群体,以达到合作的目的。

  • 智人的认知革命使得文化演化取代基因演化,突破了后者变化缓慢的障碍,超越了其他人类和物种。

  • 联合国、国家、人权这样的概念都是想象出来的,但是又是现代社会所有人都认同的“事实”,并不被认为是谎言。

  • 共同的虚构概念建立了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使得贸易能够进行。

农业革命

史上最大的骗局

  • 由想象构建的秩序能够提升合作效率、打造更美好的社会,绝非邪恶的阴谋或是无用的空谈。

  • 智人并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权利包括人权,就像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神,但是不妨碍这些概念被广泛传播。伏尔泰“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神,但可别告诉我的仆人,免得他半夜偷偷把我宰了。”

  • 如果人们不再相信这些虚构的故事,那么由想象构建的秩序就会一夕崩溃。所以为了维持必须投入大量心力,甚至暴力和胁迫。

盖起金字塔

  • 而要某个由想象构建的秩序能够持久,大部分人(特别是大部分精英分子)就必须真正相信它。也就是说当杰弗逊在宣扬人权的时候,他是真正相信人权的存在的。共产主义也是如此。

  • 两个方法让人们相信由想象构建的秩序:对外坚称其真实性;教育贯彻同一原则。

  • 三大原因让人们不会发现这些秩序其实是想象:它与真实世界紧密结合;它塑造了我们的欲望;它存在于人和人之间思想的连接。

  • “身为人类,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所构建出来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前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加以扩大。”。说了这么多对人类的共同想象的批判,最终回归到“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给自己打造的牢笼”。从一开始作者的意图就不是“批判”,而是简单的对事实的阐述。

记忆过载

  • 维持社会秩序所需的关键信息无法靠DNA传递,而需要法律、习俗、礼仪。所以文字发明的重要性无与伦比。

历史从无正义

  • 资本主义:有钱人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他们能力更强、工作更认真,所以才能享受更好的医疗、教育和营养。其实拥护这种观点与拥护种姓阶级和肤色阶级观点没有什么不同。

  • 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自己社会的阶级是自然的,而其他的阶级分法是虚假荒谬的。

  • 阶级制度和歧视由想象所构建,却是被人类社会所需要的,虽然某些社会的歧视比其他的更严重或极端。因为阶级的存在使得陌生人不用浪费时间和精力真正了解彼此也能知道该如何对待对方。

  • 虽然天生的能力的确有差别,但是能力和性格更对的是被想象出来的阶级所影响。1)大多数能力需要培养和发展,但这些机会绝非人人平等,而是按人们身处的社会阶级进行分配的。2)不同阶级的游戏规则不同,所以即使能力一样,最后的结果也会天差地别。

  • 阶级的形成是一个反馈过程,既得利益群体有意愿和能力延续和改良阶级制度。阶级的形成往往出于偶然,再由虚构的故事延续和壮大。

  • 几乎所有社会都有“污染”和“洁净”的概念来对阶级进行区隔,这可能源自于人类对于疾病的自然恐惧。

  • 如何解释父权制度这种大多数社会的普遍阶级现象?1)肌肉理论。但是为什么是年长体弱者身居高位呢?2)流氓理论(男性的侵略性更高)。其实胜利的关键更多的是在于看穿他人的思维,并建立起合作。3)父权基因(男性基因倾向于野心勃勃,女性基因倾向于安稳度日)

人类的融合统一

历史的方向

  • “改变”本身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就算环境隔绝、生态稳定,也无法避免改变。

  • 平等与自由是互相矛盾的。平等,需要限制突出的人;自由,影响所有人的平等。这种矛盾和冲突是现代社会无法解决的。

  • 没有纯正的文化,因为过去的几个世纪的全球化让所有文化都改头换面。

  • 三种秩序“有可能”统一全球的人类,让所有人都成为“我们”:货币、帝国、宗教。

金钱的味道:经济上的货币秩序

  • “人人都想要”是金钱的最基本特性。因为其他人都想要钱,所以钱几乎可以换到所有的东西。

  • 金钱概念 -> 财富转换、存储和运送变得容易 -> 商业网络和市场经济

  • 金钱的运作原理:不管是贝壳还是美元,它们的价值都只存在于我们共同的想象之中。金钱不是物质上的现实,而是心理上的想象。

  • 金钱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 金钱制度的两大原则:万物可换,万众相信。

  • 金钱的黑暗面:建立起陌生人之间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是没有人性的。

帝国的愿景:政治上的帝国秩序

  • 什么是帝国?第一,帝国必须统治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认同和独立的领土。第二,帝国的特征是疆域可以灵活调整,而且可以几乎无限扩张,也可以是非常小的规模(例如雅典)。

  • 帝国不是完全有害无益的。它把征战掠夺过来的财富分配给哲学、艺术、司法和公益。

  • 帝国像是一个大家庭:父母享有特权,同时也要负责孩子的幸福。这种良性的帝国思想让帝国的存在合理化,同时也消除了内部和外部的反抗。

  • 现代西方:独立的民族国家;古代中国:政治分裂->动荡->统一。

  • 目前,全球帝国正在形成中。多民族精英共同通知,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利益。(这是作者在2014年写书时候的观感,但是2016的Brexit和美国大选给出了正好相反的结论:全球化过程中民众的自我认同感和既有利益受到侵害之后的反弹。)

宗教的法则:宗教上的全球性宗教

  • 古代神话是法律契约:人类崇敬神灵,换取对动植物的控制权。

  • 多神论:最高权力没有私心和偏见,不在意人类的世俗欲望和担忧;同时存在不同领域的心有偏见的神灵。所以多神论开明,很少迫害异教徒。

  • 一神教:狂热且更热衷传教,更倾向于暴力消灭竞争对手(其他宗教)。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看到完整的真相。

  • 一神论的悖论:如果神真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事事完美,又怎么会允许世界上有这么多的苦难?二元论的解释:除了神,还有不受控制的恶,所有的坏事源自它。但是如果有善恶两股力量在拉扯,那么他们拉扯的基础是什么法则呢?这种法则是不是更高的规则呢?恶神的解释:因为控制全能的神本身是恶的。

  • 一神论继承了(真正的)一神论、二元论、多神论和泛神论。

佛教

  • 痛苦来自欲望,放下欲望才能解脱。训练心智,体验事物本质,从而放下欲望。

人文主义

  • 人文主义宗教的重点是对智人的崇拜:全球所有其他物种和生命,都只为了智人这一物种的利益而存在。

  • 社会人文主义:人人平等。

  • 演化人文主义:纳粹。人类在演化,适者才能生存。

成功的秘密

  • 对某个时代的了解越透彻,反而就越难解释为什么发生了这个事件而不是那个事件。

  • 历史的铁则:事后看来无可避免的事,在当时看来总是毫不明显。

  • 政治和市场都是“二级”混沌系统:一级混沌指不会因为预测而改变;二级混沌只会受到预测的影响而改变,所以永远无法准确预测。

  • 研究历史的目的:拓展视野,了解现在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

  • “迷因meme”:文化信息的基因单位,善于复制自己,不论人类宿主的成本或利益。

  •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基石是话语,同样不考虑人类的利益。

  • 博弈理论:有多位参与者的时候,某些纳什均衡点对所有参与者都有害。例如:军备竞赛。

科学革命

  • 从公元1500年至今,人口5亿->70亿(14倍),商品和服务总现值2,500亿美元->600,000亿美元(240倍),全人类每天消耗13万亿卡->1500万亿卡(115倍)。

  • 过去500年间最重大最具代表性的一刻是1945年7月16日上午5点29分45秒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第一颗原子弹被引爆了。从此人类不仅有了改变历史进程的能力,更有了结束历史进程的能力。

  • 人类越来越相信可以靠着投资科学研究提升人类的能力,并且这一过程经过了反复的证明。

发现自己的无知

  • 现代科学与之前的知识体系有三大不同:(1)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更重要的是,愿意在知识进展以后承认过去相信的可能是错的。于是没有什么概念、想法或理论是神圣不可挑战的。(2)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形成全面的理论。(3)运用新理论来获得新能力,发展出新科技。

  • 如果承认了自己的无知,那么维持数百万人有效合作的虚构故事会受到质疑,那么社会岂不是要崩溃?现代要维持政治秩序稳定需要靠两种不科学的方法:(1)虽然采用科学理论,但是宣称其是绝对真理。例如纳粹。(2)非科学的绝对真理。例如自由人文主义(坚持主张人类的特殊价值和权利)。

  • 科学的目标是超越传统知识体系。

  • 大数法则(law of large numbers,by Jacob Bernoulli)虽然某些单一事件难以准确预测,但是通过许多类似事件的平局结果来预测就能相去不远。

  • 什么是知识?没有任何一种理论百分百正确,所以“实用性”是知识的标准。能让我们做出新东西来的就是知识。

  • 在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之前,新科技的发明通常是未受教育的共建不断尝试错误产生的,而不是经过学者系统化的科学研究而得。而且新的科技在军事方面的应用无法得到从皇帝到商人各个层面的重视。

  • 科学革命以前,人类文化是崇古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人类文化不会再进步,所以遵守祖宗智慧才是正道。

科学与帝国的联姻

  • 科学研究受到资助是因为政治、经济或宗教的目的。而且需要回答“什么更重要”和“怎么花钱更适当”这种非科学问题。科学本身无法决定自己的优先级,也无法决定如何使用其发现。这些都由意识形态来决定。

  • 中国和波斯都不缺乏科技(照抄或购买都可以),他们缺乏的是西方的价值观、故事、司法系统和社会政治结构。他们关于社会的想法和组织是根本不同的。这也同样就是法国和美国能够很快跟上英国的步伐的原因。

  • 现代科学+资本主义,让欧洲在现代晚期称霸全球。

  • 郑和下西洋展现出来的科技水平超过欧洲,但视野狭隘限制了中国。而欧洲人拥有无与伦比、贪得无厌、希望探索和征服的野心。

  • 帝国与科学密切合作。帝国资助科学不仅是因为实用因素,还在于科学能够从思想上让帝国合理化。而不论是科学还是帝国的崛起背后都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力量。

资本主义教条

  • 信任是金钱的唯一后盾。过去的问题不在于没有信用的概念,或者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而在于人们不相信“明天会更好”,所以不愿意延展信用。

  • 过去的人们认为世界就是一个不会变大的蛋糕,只是分法不同。因此许多文化认为赚大钱是一种罪恶。

  • 信用有限 -> 创业困难 -> 创业停滞 -> 经济不会成长 -> 人们对经济成长失去信心 -> 信用贷款减少 -> 经济停滞

  • 亚当斯密的理论:个人的自私心理能够增加全人类的财富,推翻了传统上认为财富与道德彼此对立的概念。

  •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道德标准:利润应该拿出来继续投资生产。

  • 资本主义的原则:正义、自由和快乐都依赖于经济成长,而经济成长就是至善。

  • 人类经济不可思议的持续指数成长,唯一的原因就在于科学家总能够每隔几年就取得另一项发现、提出另一项发明。

  • 信贷资助新发现->新殖民地->更多的利润->信任->信贷。对资本主义的创业者来说,不断地征服让经济的动力更加强大。

  • 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无法保证利润会公平取得,或公平分配。等到“成长”成为无上的目标、不收道德伦理制衡,就容易衍生成一场灾难。

工业的巨轮

  • 工业革命以前的能量转换都靠人类和动物的肌肉,而之后机器和引擎能够转换各种能量。所以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是能量转换的革命。

  • 第二次农业革命:动物被大规模制造。这一切都出自于人类的贪婪和冷漠。

  • 农业释放出了数十亿的人力进入工厂和办公室,所以才生产出大量的新产品。

  • 消费主义:“放纵有益、节俭是自我压抑”(用来解决成产过剩的问题)

  • “自然的毁灭”?只不过是自然的改变、人类的毁灭罢了,因为自然是无法毁灭的。

  • 准确的时间的概念杯工业革命推广到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中。

一场永远的革命

  • 家庭和地方社群崩溃,改由国家和市场提供相应的服务:福利、卫生、建筑、教育、退休、警察。

  • 现代兴起的两大想象社群:民族和消费大众。

  • 真正的和平,不只是“现在没有战争”而是“不可能发生战争”。战争的成本飙升(核子平衡),和平的利润上升。所以和平变成了一笔越来越划算的生意。同时,爱好和平的精英分子取代了军事家开始领导世界,他们相信战争是邪恶的,也是可以避免的。

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 原始的采集者和现代都市人相比,后者有没有比较快乐呢?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农业、城市、文字、钱币、帝国、科学和工业呢?

  • 要评估全球幸福程度,如果只看上层阶级是错误的。那么,或许只看人类也同样有失公允。

  • 研究表明:(1)金钱会带来快乐,但是超过限度之后边际效用递减很明显(2)疾病会短期降低人的幸福感,但没有疼痛感的慢性病并不会造成长期的不快乐(3)婚姻美好与幸福感呈现高度相关(4)最重要的是,快乐并不在于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因素,而在于客观条件与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

  • 快乐是否等于快感(后者是指生化层面的感觉)?

  • 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预约,也不是主观觉得声明有意义,反而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不论快乐与否,觉得生命是否有意义,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已。

智人末日

  • 生物工程(biological engineering)、仿生工程(cyborg engineering)、无机生命(inorganic life):让智慧设计取代自然选择,产生超越人类的生命体。

  • 如果真的有“奇点”存在(宇宙大爆炸之时就是奇点,奇点之前什么都不存在),而且假设我们正在接近人工智能爆发的奇点,(1)我们无法感知到奇点(2)奇点之后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将超乎我们的想象。

  • 未来的“生命体”看着我们可能就像我们看着尼安德特人甚至蟑螂一样带着一种轻蔑和不屑。

后记:成为神的这种动物

  • 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