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ause I was job hunting recently, I’ve got lots of appointments, either phone call or face-to-face. There are two HR’s who gave me particularly deep impression, and they are on totally opposite end of professionalism.
A good example Wheneven she wanted to arrange a phone call with me, she sent me emails in ahead to confirm time. Never call me directly without appointment. At the exact time of the appointment, ex.
What Are My Strengths? Feedback analysis The only way to discover your strengths is through feedback analysis. Whenever you make a key decision or take a key action, write down what you expect will happen. 9 or 12 months later, compare the actual results with your expectations.
Follow-up actions Find out what are your strength and weakness, using feedback analysis. So that you can
Concentrate on your strengths. Put yourself where your strengths can produce results Work on improving your strengths.
在创业公司的缘故,所以即使作为工程师也需要跟客户直接交流。去年夏天,“有幸”在最炎热的日子去中国南方某城市拜访某“重要”客户。同行的是我们中国分公司当时的唯一员工老牛同志。
就这个拜访而言,整个过程还算比较成功,虽然后期合作项目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但这个无关这篇“见闻”。这个见闻很短,事情前后不过一分钟而已,却让我印象很深。
老牛跟我从北京乘飞机于上午抵达,然后坐出租车赶往客户公司。客户老总因为是校友的情面邀请我们一起吃午饭。出租车停下了,我先下车,因为老牛同志要负责付车钱。我见对方老总亲自出来迎接我们,很自然的热情的上前欲握手。但是他完全没有看着我,越过我径直上前跟老牛同志握手。让我伸出的手停在半空,表情很尴尬。
之后我才知道,客户老总默认了因为老牛同志不是做技术的,必然是我的领导,所以即使把我晾在半空也毫不介意。且不说老牛与我本无上下级关系,因为创业公司嘛,本来就是扁平化管理。而且我在美国公司,他在中国公司,本就不搭架的。
见闻叙述完毕。
过去小半年了,今天突然想到这件事情,缘起于今天看到的一片知乎文章。它讲的是德国的年迈工程师如何“站着把钱挣了“的事情,从合作项目中的多个细节和点滴事例中管中窥豹。回想起这件事情让我感同身受。进而感慨,即使这样一个由工程师创建的、以高科技为主导的、全体员工大部分是工程师的高科技公司的老板竟是如此。工程师在中国大陆的地位可见一斑。
因为没有匹配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稍微有经验一点的工程师就必须要转型为管理者才能维持尊严。而成为管理者之后,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务虚的事情上了,自然很难有精力来钻研技术,甚至很难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外行管理内行“的抱怨。如此以往,何谈技术积累?
如果真的要战略转型到高科技产业,就必须要把尊重工程师这件事情落到实处。但是,经济手段容易从上而下的贯彻,人们内心中多年以来的偏见又怎么纠正呢?那就只有”矫枉过正“了。将经济手段发挥到极致,让工程师的收入真正普遍达到高收入阶层水平。假以时日,社会地位的提升自然而然、顺理成章。这样才能吸引住更多有水平的工程师继续钻研技术、积累技术、培养新人。
递了notice之后,心中还是有点失落的。这种空落落的感觉更多的像是一种没有归属的感觉。自己已经不再认同自己是旧组织的成员,但是又尚未加入真正加入新的组织。这种两边不靠的状态让我感觉空落落的。
是工作给人带来的异化?真的没有工作岗位或者组织就没法定义自己了?亦或者工作定义了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定义了他在这个社会中的角色?我在某个公司工作,那我就应该如何如何……我从事工程师的岗位,那我就应该如何行事如何穿着如何待人接物……就这样在一个框架中被定义了。其实每个人的背后的故事都很精彩很独特,怎么能够被几个框架定义呢?每个人都应该从这种独特中发现自己或者他人的精彩。
没有从属的组织,离开了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事,就没有归属感?回归家庭吧!同事、工作、关系网能够定义一个人的大部分,但是只有家庭成员才不会计较你的这些与工作相关的社会属性,回归到丈夫、父亲、儿子。这些身份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才是伴随一生的角色。
A piece of very precious memory
Home –> LEGOLAND 264 miles, 4 hours non-stop (with stop, 7:00AM to 12:00AM)
Lunch at Wendy’s: 5821 Dennis McCarthy Dr, Lebec, CA 93243
Wendy’s is just another burger place. We ended up with Panda Express at the same rest area. 174 miles, 3 hours non-stop (with stop, 1:30PM to 4:30PM)
LEGOLAND Castle Hotel
1. 晚上睡前戴眼镜片 在使用“阿托品”之后至少两小时,以保证药物被吸收。 洗手,并且用厨房纸(不掉纸屑)擦干。 滴眼药水,润湿眼球。 灰色眼镜片是右眼的,GRAY has an R for RIGHT;蓝色眼镜片是左眼的,BLUE has an L for LEFT。 将眼药水注满眼镜片内部;低头,拉开上下眼帘;将眼镜慢慢地水平地放入。 确认眼镜片在眼球正中,否则可以闭眼后,用手指在眼帘外轻推调整。 确认没有大的可见气泡,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如果有小气泡,可以仰头滴入数滴眼药水,并闭眼转动眼球,将气泡挤出。可重复几次。如果没有明显效果,用洗盘将眼镜片取出,并重新放置。 确认两个眼镜片都放置成功以后,再分别滴一滴眼药水。 如果眼睛痒,可以轻轻按压,但切忌按揉。 如果镜片掉落在桌上或者地上,可以用BLINK药水清洗,同时用手指轻轻搓揉。 2. 早上取眼镜片 各滴一滴眼药水。 用洗盘将镜片取出。注意尽量吸取镜片下边缘,而不要吸取镜片中心,因为镜片中心更薄,容易损坏。如果感觉洗盘吸力不够,可以用厨房纸吸干。 分离洗盘和镜片的时候不要垂直方向硬拉,而要轻轻滑出来。 取完之后滴一滴眼药水。 之后将眼镜片放入ONE-SHOT存储盒,注意分清左右。 将ONE-SHOT药水倒入存储盒,到划线处。放置至少6个小时。如果前一晚未使用,也需要更换ONE-SHOT药水,并放置至少6个小时。 ONE-SHOT药水需要反应6小时之后才会无害,否则会刺激眼睛。它的主要成分是双氧水。
1-stop solution: Zynq UltraScale+ RFSoC ZCU111 Evaluation Kit (https://www.xilinx.com/products/boards-and-kits/zcu111.html)
Features: XCZU28DR-2FFVG1517E: high-end RFSoC 12-bit 4GSPS ADC x8, 14-bit 6.5GSPS DAC x8 (all RFSoC has the same type of ADC/DAC, no higher speed ones) Pros: 1-stop with everything we need for bench-top demo Cons: expensive $9K, need secondary solution for backup; overkill for second step product FMC daughter board with high-speed ADC
对本书的评价:从理性客观中立的工科生思维出发,阐述事实,以科学的语言解释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众多抉择和现象的成因。
很有意思的一篇文章。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
中文学校:ABC成长的烦恼
我大学第一堂中文课,老师问了一个让我念念不忘的问题:“告诉我,华裔在美国受歧视吗?”
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上一个专门给华裔设计的班,学生都是ABC(即美国出生的华人)。我们八点钟来上课,还在半梦半醒状态中。有的学生在啃面包,有的趴在课桌上,但我们差不多都摇头表示否认。